2016年2月25日 星期四

【古典文學】唐宋墓誌寫作比較:以〈柳子厚墓誌銘〉和〈尹師魯墓誌銘〉為例 作者:東凌(國立政治大學)


    唐宋墓誌寫作比較:以〈柳子厚墓誌銘〉和〈尹師魯墓誌銘〉為例  

東凌
﹝國立政治大學﹞

     墓誌對於金石學者和歷史學者都有重要的意義,能為我們提供大量傳統史料所未見的記載。墓誌起源原則上說來是西晉,儘管其為數不多。而其後在唐時期達到巔峰,宋代則少之許多,但各有風采。本篇報告主要以唐代古文運動倡導人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和北宋古文運動領袖歐陽修〈尹師魯墓誌銘〉兩篇的「序」,粗略比較唐代和宋代墓誌寫作之變革與異同但要了解墓誌,首先得從墓誌銘和墓碑文開始理解,一般大家在體裁上就會有概念不清楚甚至混淆的狀況,容我以下先費些篇幅解釋。
     
     墓碑文

     墓碑是立在地面上的,早期有許多用途,其中一個型態如《禮記•檀弓下》記載︰「公室視豐碑」,見鄭玄注說「豐碑,斫大木為之,形如石碑,于槨前後四角樹之,穿中于間為鹿盧,下棺以繞」,我們可見,早期只是它立在墓地前的碑,木質且沒有文字,只承載棺槨下葬的功用,和後來墓碑的意義不相同。
    
     東漢以降的墓碑,才具我們現今了解的意義,和秦與先秦刻石記念與歌功頌德的傳統有關《墨子•兼愛》說「古者聖王……書于竹帛,鏤于金石,琢于盤盂,傳遺後世子孫者知之。」;《史記秦始皇本紀》也記載「 南登瑯邪......。 復十二歲。作瑯邪臺,立石刻,頌秦德,明得意。」且 《禮記•祭統》說「銘者,論撰其先祖有德善、功烈、勛勞、慶賞、聲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所以當刻字紀念成為傳統, 蔡邕《銘論》才說「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故碑在宗廟兩階之間,近世以來,咸銘之于碑。」墓碑上便有了文字。

     墓誌
     考古上的證據顯示,東漢已出現「墓記」、「石槨題字」等記錄墓主的相關資訊的刻字資料,而這些文字一般都刻在墓室裡面;同時東漢後興起的墓碑,在魏晉主薄葬政策下開始衰退,而轉以西晉時的墓室內小石碑之樣態出現,成為後來廣義而言的墓誌。簡單說來,墓誌就是埋在土裡、納入墓內或墓旁,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便後人稽考的刻石
     
     墓碑文和墓誌都是在讚揚該死者的功德勳名,墓誌雖亦然但也頗重在記事。因為墓誌包含了「題」、「序」、「銘」三個部分,在寫作方式,「題」是雕在蓋上的標題;「銘」多為典雅的四言韻文;而「序」即可說是「誌」,以散文書寫。本報告的唐宋墓誌比較,專就「序」文而言。


     唐代大曆以後的墓誌
    
     唐代是墓誌的輝煌時期,關於墓誌的選用,我選擇大曆以後。此時期韓愈力倡古文運動,元白口語風格的詩作,皆圖擺脫駢體文的頹靡,而墓誌對墓主的介紹也會更為清楚詳實,價值頗高。挑選這時期的墓誌作比較對象,也好跟古文風氣繁盛的宋代散文﹝墓誌﹞相提並論。

     韓愈〈柳子厚墓誌銘〉便是代表性的篇章,文章標題沒有書寫柳宗元的官職,本身就是很大的特點。韓愈〈殿中少監馬君墓誌銘〉、〈試大里評事王君墓誌銘〉等作,皆書墓主之官職而不書其名,柳宗元對韓愈及當代的意義乍然可見。內文有云:

     子厚,諱宗元。七世祖慶,為拓跋魏侍中,封濟陰公。曾伯祖奭,為唐宰相,與褚遂良、韓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諱鎮,以事母棄太常博士,求為縣令江南。其後以不能媚權貴,失禦史。權貴人死,乃複拜侍御史。號為剛直,所與遊皆當世名人。

     首段便先說明柳宗元的先世,及其相關事件,由於中國人有重家庭聯繫的傳統觀,故先由墓主先世的脈絡及作為塑造出具品格的形象,並引導讀者在重視家庭個人連結的判斷下,對墓主的人格性情能有先入的印象,也為後文鋪路。在選取墓主先世的經歷為撰文材料時,也隱含作者對墓主人格的價值判斷與肯定。

     子厚少精敏,無不通達。逮其父時,雖少年,已自成人,能取進士第,嶄然見頭角。眾謂柳氏有子矣。其後以博學宏詞,授集賢殿正字。俊傑廉悍,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踔厲風發,率常屈其座人。名聲大振,一時皆慕與之交。諸公要人,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貞元十九年,由藍田尉拜監察禦史。順宗即位,拜禮部員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為刺史。未至,又例貶永州司馬。

     本段言柳宗元少時頗有聲譽,然而才能高妙卻沒辦法被用,成為老天的玩笑,皇帝的玩棋。

     居閑,益自刻苦,務記覽,為詞章,氾濫停蓄,為深博無涯涘。而自肆於山水間。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歎曰:“是豈不足為政邪?”因其土俗,為設教禁,州人順賴。其俗以男女質錢,約不時贖,子本相侔,則沒為奴婢。子厚與設方計,悉令贖歸。其尤貧力不能者,令書其傭,足相當,則使歸其質。觀察使下其法於他州,比一歲,免而歸者且千人。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被貶謫後沒有灰心喪志,仍然刻苦自勵,說明柳宗元的自律奮發的精神,並依此推及人,展現儒者應有的生命實踐和廣大心胸。韓愈曾說柳宗元的文章「雄深雅健似司馬子長」,肯定了其道統的高度,本段雖言政績,但更長的意味在藉其具體作為,言明柳宗元擁有文如其人的儒者情操,也有感化人的能力,不是逢場作秀。這樣的精神更在下段表明。

     其召至京師而複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裏巷相慕悅,酒食遊戲相徵逐,詡詡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真若不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以少愧矣。
   
        本段摯情摯深,再度說出柳宗元的道德在生命裡的實踐,願意以被貶去比原本更惡劣的環境,甚至不惜一死取代朋友的困窘。這一切行為早超越一般人情所能理解。刺客列傳的「士為知己者死,馬為知己者良」,看出劉柳之間交情多麼深厚,也是史公筆下的刺客性情,也應是史公所欽佩的對象,值為儒家道統的典範。這樣的人竟只能在貶官裡掙扎。韓愈也藉柳的精神,控訴世界的虛假,感嘆儒者的悲哀,寫柳宗元也怒怨世界的不平。而韓愈此種寫法之可觀也在藉由對其人的了解及深邃的情感生動寫出墓主不為人知的過去。但他最後也沒忘反思。

       子厚前時少年,勇於為人,不自貴重顧籍,謂功業可立就,故坐廢退。既退,又無相知有氣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窮裔,材不為世用,道不行于時也。使子厚在台省時,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馬刺史時,亦自不斥;斥時,有人力能舉之,且必複用不窮。然子厚斥不久,窮不極,雖有出於人,其文學辭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傳於後如今,無疑也。雖使子厚得所願,為將相于一時,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若柳氏能多愛惜自己,如今也不至於此,是反省柳宗元自己的為人;若是被貶謫後能有顯貴能幫他,那也不至於此,是對外在環境反省。倘若相反的,柳氏今天功成名就了,沒有窮困到極點,那他的生命和文章著述一定也沒有辦法不朽。立德立言立功難以兼得,柳氏成功與否,最終交付歷史正義,成為韓愈最後冷靜的一嘆。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歸葬萬年先人墓側。子厚有子男二人:長曰週六,始四歲;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歸葬也,費皆出觀察使河東 裴君行立。行立有節概,重然諾,與子厚結交,子厚亦為之盡,竟賴其力。葬子厚於萬年之墓者,舅弟盧遵。遵,涿人,性謹慎,學問不厭。自子厚之斥,遵從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將經紀其家,庶幾有始終者。銘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這是最後一段以及「銘」的部分,言柳氏的後事與家庭概況。

        針對「序」,墓誌的寫法基本上從北魏下來就已經固定了﹝根據我歸納《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的諸多篇章﹞,內容多先言墓主的先世與其任官;而後墓主的各類介紹,大致分別為少年經驗,任官表現等順序。〈柳子厚墓誌銘〉也體現了這樣的傳統。

     北宋墓誌

     唐大曆以後墓誌逐漸脫離駢體的寫作形式,走向散文化。北宋文壇在歐陽修等人的領導下,墓誌散文化特徵更形鞏固,所以我選擇當代古文領袖歐陽修的〈尹師魯墓誌銘〉,作為與韓愈比較的對象,同時也能達到理想的比較基準。

     和韓柳二人相同的是,歐陽修和墓主尹師魯也都是陳年老友,標題也都沒有寫對方的官位,而只寫姓字。但內文的書寫,卻已有非常顯著、代表時代性的差異。歐陽修內文云:

   師魯,河南人,姓尹氏,諱洙。然天下之士識與不識皆稱之曰師魯,蓋其名重當世。而世之知師魯者,或推其文學,或高其議論,或多其材能。至其忠義之節,處窮達,臨禍福,無愧於古君子,則天下之稱師魯者未必盡知之。師魯為文章,簡而有法。博學強記,通知今古,長於《春秋》。其與人言,是是非非,務窮盡道理乃已,不為苟止而妄隨,而人亦罕能過也。遇事無難易,而勇於敢為,其所以見稱於世者,亦所以取嫉於人,故其卒窮以死。

     首段便先從時人的認知與讚許,側寫墓主尹師魯在文學、議論、材能和節操三方面之卓然,後面藉作者對墓主的熟悉而概述其主張、經歷與行為,也成為後面敘述的主旋律。我們可以看見,同是首段,寫法和韓愈以及自魏晉時期傳下來的墓誌內容的書寫傳統,已經不同。﹝韓愈先概略柳宗元的先世﹞

      師魯少舉進士及第,為絳州正平縣主簿、河南府戶曹參軍、邵武軍判官。舉書判拔萃,遷山南東道掌書記、知伊陽縣。王文康公薦其才,召試,充館閣校勘,遷太子中允。天章閣待制范公貶饒州,諫官、御史不肯言。師魯上書,言仲淹臣之師友,願得俱貶。貶監郢州酒稅,又徙唐州。遭父喪,服除,復得太子中允、知河南縣。趙元昊反,陝西用兵,大將葛懷敏奏起為經略判官。師魯雖用懷敏辟,而尤為經略使韓公所深知。其後諸將敗於好水,韓公降知秦州,師魯亦徙通判濠州。久之,韓公奏,得通判秦州。遷知涇州,又知渭州,兼涇原路經略部署。坐城水洛與邊臣略異議,徙知晉州。又知潞州,為政有惠愛,潞州人至今思之。累遷官至起居舍人,直龍圖閣。

    本段主要言尹師魯歷官對他的重大事件,並也透露其節操和材能,敘述相當詳盡,儼然史傳般具體詳細,毫無情感也沒有作者的價值判斷,情趣淡淡如水。

      師魯當天下無事時獨喜論兵,為《敘燕》、《息戍》二篇行於世。自西兵起,凡五六歲,未嘗不在其間,故其論議益精密,而於西事尤習其詳。其為兵制之說,述戰守勝敗之要,盡當今之利害。又欲訓土兵代戍卒,以減邊用,為御戎長久之策,皆未及施為。而元昊臣,西兵解嚴,師魯亦去而得罪矣。然則天下之稱師魯者,于其材能,亦未必盡知之也。

     尹師魯居安思危、深謀遠慮、勇於軍事改革等形象,扣回先前所述的材能;而後言其不遇,想法不採於世,並更進一步說出當時稱讚他的人,其實也未必很瞭解他,道破了世俗一層空泛假象。整段的敘述依然平平淡淡,沒有融入作者的情感,只有記實的資料與適當分量的讚賞。

        初,師魯在渭州,將吏有違其節度者,欲按軍法斬之而不果。其後吏至京師,上書訟師魯以公使錢貸部將,貶崇信軍節度副使,徙監均州酒稅。得疾,無醫藥,舁至南陽求醫。疾革,隱几而坐,顧稚子在前,無甚憐之色,與賓客言,終不及其私。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本段第一部分引述了尹師魯的被構陷的一段經歷作材料,輾轉被貶;第二部分言其生病卻沒能得藥,病情加重了也都強忍痛苦,與人對談也都想到對方而少考慮自己。這一段可以說是一個關鍵的拼圖,戛然而止的收尾造成韻味不止,與前面幾段文字,強化尹師魯不遇、不己知、孤獨但大公的鮮明形象。

     師魯娶張氏,某縣君。有兄源,字子漸,亦以文學知名,前一歲卒。師魯凡十年間三貶官,喪其父,又喪其兄。有子四人,連喪其三。女一適人,亦卒。而其身終以貶死。一子三歲,四女未嫁,家無餘資,客其喪於南陽不能歸。平生故人無遠邇皆往賻之,然後妻子得以其柩歸河南,以某年某月某日葬於先塋之次。餘與師魯兄弟交,嚐銘其父之墓矣,故不複次其世家焉。銘曰:藏之深,固之密。石可朽,銘不滅。

     這是全文最後一段,包含了「銘」與尹氏之家庭與後事。

        總結   

     同樣是寫彼此好友,寫不遇的操遇、寫他們卓越能力與節操,兩位古文大家的表現手法截然不同。首先內容方面,韓愈摯情摯性,感人肺腑,呼天般哀悼與控訴世界對柳氏的不善,完善編排柳氏解救與教化其任官地的人民,與用節操和愛心協助朋友劉禹錫的史料,使得讀者心情難以不隨運筆而浮動;歐陽修則盡可能完整陳列尹氏的各樣事蹟,沒有太多情感投入,但將全文資訊整合,依然可以感受到尹氏不遇又孤獨活著的悲哀後勁,情緒都讓讀者自己填補。
     
      兩篇文章同時也體現唐宋兩個時代基本面的不同。唐代如酒,讀完韓愈如讓人醉在他豪大的情感;宋代如茶,讀完歐陽修則越品越有味,越讀越哀傷的回甘。

     再來結構方面,韓愈遵守墓誌首寫墓主先世,後分述墓主任官前後事蹟的書寫傳統;歐陽修則完全不遵守此,且使墓誌更往傳記文學前進。最後一段﹝包含銘﹞,都寫墓主的家庭和後事,大體上則是相同。

     墓誌可以讓我們理解更多作者不為人知的背景,甚至是時代風氣的流變。不僅於此,有關歐陽修寫〈尹師魯墓誌銘〉,被死者家屬批評太過簡短,用詞不夠潤麗引起的爭議,北宋常見的「央託德行之士寫墓誌銘」﹝參考曾鞏〈贈歐陽舍人書〉﹞,以及作者在開頭表明墓誌銘寫作動機的現象﹝參考歐陽修〈張子野墓誌銘〉﹞,也都相當值得我們注意,並且更加有助我們認識那個時代,那個作者。

     
     參考資料
1. 清• 吳楚才、吳調侯《古文觀止》
2. 高步瀛《唐宋文舉要》
3. 王珂〈墓誌銘與墓碑文考辨〉﹝《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12月12日第391期﹞
4. 裡波〈歐陽修寫墓誌銘〉﹝《學習時報》﹞
5. 《史記》
6. 《禮記》
7. 《墨子•兼愛》
8.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
9. 《唐代墓誌彙編》
 

2016年2月5日 星期五

【報告】西安與陝西發展概況到現代中國概覽 作者:東凌(國立政治大學)

西安行回國報告:西安與陝西發展概況到現代中國概覽
東凌(國立政治大學)

     先前的心得匆匆寫完,覺得仍氣韻不足,這次我再從逐漸片段化的記憶找出一點東西來補上。
 
     「一百年歷史看上海,五百年歷史看北京,五千年歷史看西安」。當時我正瀏覽著校園信箱,一封信就這樣寄了過來,這幾句話作為標榜,就深深勾出我內心文學與歷史的記憶。也對!看過唐書,覽盡唐物,哪有不親自到西安的道理?
 
     數個小時飛行後,西安咸陽乃至整個陝西省,都已經在我們目光之下了,洪荒歲月和精粹亮麗的歷史,也都寫在這塊土地上,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湧上,我對西安,既是熟悉又是陌生,熟悉在我看過的古文古畫,都刻畫出了曾經在這塊土地上的情形;陌生在這已經是幾千年前了,對於他現代化的發展和區域定位卻是完全陌生。
 
     抵達咸陽機場,我細細打量了機場及其周遭,最直截感受到的是霧霾一片,即便抵達前一天晚上下過雨,氣溫也從四十度下降至三十度,但空氣間的分子仍不清新,我兩年前的八月三號在大阪,兩年後的八月三號在西安,第一眼印象有強烈對比,但我依舊反覆想像,這裡曾是十三王朝的國都。
 
     整個旅程有太多值得欣賞的景物,也有很多值得留心的細節,我沒有流水帳的把他記下,而是挑選了心中排名前幾的行程或觀察,來記載和討論,非常遺憾無法一一分述,也希望能盡力表達出來,還原我當下感覺的樣貌。

     歷史、文化、嘗試走向實質大唐
    
     首先我們就先從文化和歷史方面開始。
 
     長安城門外斜暉落定,大唐形影間古意餘風。
 
     八月四號當晚,長安城入城儀式開始了,在行程第二天就下了最強的猛藥,耗費資金五十萬新台幣,排列了最頂尖最頂級的排場,竟然全是為了我們。長安城門大敞,是接待嘉賓最隆重的儀式,想當初多少文武重臣及外國使節行跡於此,光是走在那條步道上,感受著周遭的空氣和喧雜,即便沒有寒鴉社鼓,有一點斜陽草樹,就充滿了和歷史對話的遐思。恭迎貴賓的陣容,從穿著紫服的高階官員,到身穿青色服裝的低階小官盡有,他們的服制、形色搭配、工作職責到出場順序都依照古禮記載,彷彿回了大唐,回了古代,回到了那些我熟知的相關文章。感覺城內就有一個開明的君王正等待著我們。場面之大,氣氛之開闊,音樂之典穆讓我不得不震懾在古文明的輝煌。若是動點頭腦,這一切都是可以行銷的全球的珍貴文化財產,將歷史文化融合經濟和行銷的層面,在中國未來也將極為熱門。而據聞,上次印度總理莫迪來訪時也受到同樣的禮遇,我也感到相當榮耀,有機會見識這個排場,心理檔次大大提升。
 
     秦始皇帝俑地下列陣,明皇貴妃戀天上續情。
 
     隔一天,八月五日,仍然是讓我心醉神迷歷史文化的重要行程。段頭我下的對聯就表明,這天不僅覽略大唐風光,更能把時間軸拉遠到秦朝,遠望那時權力高高在上的男人──千古一帝秦始皇。過去對秦始皇的形象,感觸最深在司馬遷的筆下;以前看過的兵馬俑,歷歷在目也不過是課本圖片。而這次我竟然親自到達了現場。看著眼前腳下一片又一片、一坑又一坑的兵馬俑,我這事才感受到秦代工藝的偉大,原來在兩千多年前,世界大多還混沌不明之時,中國就已經有人類文明輝煌的一面。越靠近看那兵馬俑,我才越感覺驚訝,他的面容之栩栩如生,身上衣著精雕細鏤,我完全臣服在如此精巧而偉大之作。想當年秦國下令每個人只能有一項技藝,並要求要把他練到極為精深,否則就必須處死,這是中國最早的專業化和標準化。而我也估計眼前這一片極詣的工藝應該算是流血漂櫓換來的,美麗果然還是得付出代價。
 
     據說,秦始皇的陵墓大如宮殿,裏頭有千刀萬刃的機關,還有曲池流水,他不僅生前是王,死後也想當王,這一片兵馬俑大概就是保衛他的軍隊了。只遺憾他生前多疑猜忌,誰都不信任,卻信任了小人趙高,他出尋死在半途中,軀體還被戀權貪利的趙高李斯玩弄,在北方多繞行七千多里才回到國都,遲遲不能安葬。有強盛的國力,有平定天下之能,有人類文明強大的工藝,但千古一帝竟不得善終,在這個博物館中,我就像站在歷史無情的關口。
 
     走出了秦始皇的鬱悶,當天晚上我們步入明皇貴妃的愛情天地。西安之大,大在能橫跨時空,這個特點在此顯明。然而同為國勢轉衰,這段王室之戀卻永為後世所傳頌,是文人爭相揮灑文采的美麗畫布,時至當晚,我們要觀賞的長恨歌舞台劇都以白居易詩詞為腳本來呈現。這場戲整體設計對我來說是相當前衛和高明,他將背後的山作為天空的場景,月亮、星星、鋼索和山泉全都搭建在上面,善用地利之便,體現中國以自然為法的傳統精神,當佈景一亮,我永遠都記得觀眾異口同聲地發出讚嘆,那是對這個舞台極高的讚美。而他們運用水來表達朦朧柔美的意象、用火來表達安使戰亂殘酷,用現代化機械儀器來營造白居易詩中的幻想畫面,並且還有搭配香味﹝意指貴妃沐浴﹞、火焰熾熱感﹝意指戰火﹞這些4D效果,完美了這場表演。
 
     這些技術的搭配不全然只是中國自己的創造,更有澳洲、英國和香港等技術人才配合指導,這樣跨國菁英合作模式,顯現中國開放與人才吸力,看得出中國正嘗試往大唐兼容並蓄的形象走去,不僅在口號上、直觀的建築外觀上,更逐漸走向內涵的大唐。中國正在改變。
﹝補0.﹞長恨歌歷史舞台劇
 
     產業的轉變與區域發展基礎

     中國的改變,這次參觀比亞迪汽車工廠也是一個難忘的收穫。這個工廠裏頭有的是一連串專業化和標準化分工的生產鏈,再配合上高度機械化,形成高效能且大量的生產環境。我們一路沿生產線走著,看著汽車從散亂的零組件,逐漸組裝起來,才回頭跟旁邊的領導聊一下台北,突然眼前就是汽車的半成品了,我們只一直走,就見證了一部車的誕生歷程。其實花不上太多時間,更重要的是這一整條生產鏈上,甚至沒有花費到太多人力,因為他們機械化的程度相當高,且還能達到客製化的成果,上游的零件到最終的組裝,比亞迪在垂直整合的部分表現的非常好。更放大一點來看,中國正進入轉型階段,製造業的機械化會將讓產業減少對人力的需求,即便製造業有較高的產值,但中國政府仍想把多餘人力加強轉向其他產業或是轉型為勞力及汙染程度低的工業,國家發展政策的終極目標轉移﹝騰籠換鳥、產業升級﹞,可見一斑。
 
     在通勤的路上,我也時不時換看見政策宣傳的標語,像是「帶動大西北經濟發展」、「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這地區正醞釀潛藏的爆發力量,以西安市為中心的基本格局已經出現,方方正正的古長安格局往外延伸的,是欲追趕沿海地區,乃至整個世界的跳躍力。具體來看,大約有四點可略描述這樣的可能。
 
     第一,即便中國股市和房市最近幾期來被看衰,但西安咸陽等地方陸陸續續都有房子在建造,甚至很多的規畫區都已經有完整房屋建設,也有相當高的建屋率和交易成交率,仍然反映該地經濟堅實的基礎。﹝註:撰寫本篇文章時中國正從股災當中走出,而房市仍在餘波未定﹞同時,西安是大西北地區教育的重鎮,光是西安一市就有100多所大專院校,其學生來源主要都是陝西當地人,包括陪同我們的志願者,不論是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或是西北大學的同學,都是陝西當地人。教育長時間發揮的影響,就是防止人才的外流,大量留住陝西當地的人才,更為西北地區總體長遠發展和當地房市的購買,打下剛性的基礎。
 
     第二,陝西相當重視技職的教育,更明確來說,中國也試圖仿效台灣當年技職教育所帶來的經濟榮景,配合理論和創新為導向的大學體制的人才,完成理論與實務的人才分工,而技職教育裡本身也有多元體系﹝依專業不同有三年制四年制及五年制﹞以及創新元素,他們專利申請和提案企劃的競賽是大家必須經驗的。按照我理工專業的學長觀察,雖然他們的製作技術還偏粗糙,運用的工程概念也還偏少,但我仍讚許他們在教育方向有正確的概念,並間接能指涉出台灣教育理論實務區隔太開的狀況。
 
     第三,即便有不少偏僻地方都是破舊的爛房子,廁所甚至還只是挖坑,就好像三四十年前的陝西,但往外幾里周圍卻是基礎建設的基本模型,很可能是物流的基礎路徑的某部分,正為了支撐日後的發展所需。這樣的對比極違和,相較中心地帶,這些偏遠地區要達到目標經濟成效還要一段時間,但基本上的發展定位已成,仍說明陝西已經儲備有帶動大西北地區起飛的重要能量。
﹝補1.﹞概略西安城市規劃圖
 
     第四,西安由於濃厚的歷史因素,以歷史和文化為基礎的產業和建設非常多,包括觀光景點、城市的定位以及城區的建設規劃﹝有古典特色的國際化城市﹞,在規畫區塊的建築物不論是旅館、商業區或是小吃店,都融入古典的元素,如中國風的簷瓦、城牆、植木,甚至整棟商業用途的建築物參考古代畫作的建築樣式,從裡到外直接仿效設計。這些都是高度不可取代的自身特色,吸引國際目光乃至多角化經營的重要條件。再放大一點,參觀西安城市建設規劃館,我看見西安整體的規劃目標,以其為中心的八方位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發展特色,未來數十年間將有大量建設、外資進場、各領域人才需求還有大量內需市場。然而他們最主要要注意的問題還是避免過度投機和炒作,讓這些資本過度超過其本身的價值,以免一點風吹草動就因連鎖效應而導致經濟連環崩塌,畢竟中國金融機制還是脆弱,政府對於市場的拯救手法仍略顯粗糙和外行。
﹝補2.﹞西安城市總體規劃概要

     四十年前,西安還是荒地一片;二十年前,西安的整體規劃已經訂定;眼前的陝西,黃土植被覆蓋率已達百分之六十,環境正努力改善,而西安,正如順著溝渠流動的水,已經逐步走上有古典特色的現代化都市的規劃腳步﹝還是有許多地方要努力﹞,這個城市總體規畫的最核心賣點。我看到中國的企圖,看到中國的遠見,看見現代化的歷程其實不盡然和歷史、傳統形影相弔,反而相容並存的巧妙,看見他們現代建設的同時,竟也能感覺像回到過去,登上長安古城遠望,遠方竟然是層層的高樓華廈,最鮮明的衝突感莫過於此。即使他們當前成果是一株小芽,但我相信長遠下來,可能二十到三十年,仍很有可能枝繁葉茂。
 
     中國的吸力與當地發展之注意事項

     這裡擁有的條件再加上中國對於文化教育的需求提升,不論文史哲專業,或是經濟或理工類組的人才需求都極為大量,若是想來這裡爭取發展機會的,仍要注意的不外乎人脈關係,中國人治的特色仍然相當濃厚,俗話說「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但如同和台商對談中說的,我們現在狀況相好很多,相較十幾年前網路不如現在蓬勃,資訊取得和人際社群都沒有現在來的豐富,所以「善用網路」,衡量自身能力,取得充足必要的資訊,並維持人脈關係很關鍵;再來是,不可用台灣的眼光看待中國,在台灣的狀況判斷和處事態度都必須放一邊,融入當地社會特色就顯重要,即便中國當局強調兩岸「同文同種」,但台灣狀況仍不可類比為中國狀況,因為兩岸從最根本的環境條件、制度和意識形態就是不同,因此生存樣態也迥異;最後則是台資在中國大陸日漸失去優勢,不能期待在中國會受到什麼政策保護,而中國政府迄力讓市場走向更合理、更能為國際資本所接受的條件,因此中國將日漸形同開放的國際戰場,自身的競爭力和不可取代性仍然重要。﹝語自和台商大老的對話,再融合自身見解﹞

      側記:見微知著
 
     另外,我在西安市區路上看到電線桿上有非常多的線,密密麻麻好多堆,很噁心的纏綑在一起,據志願者說,這裡以前不是如此。以前的電線非常少,但隨著都市發展的需求和規模越來越大,資源用電量越來越高,相應而來的就是如此情景。就好像樹木年輪可以反映它生長時代的氣候,西安都市電線桿上的電線堆增捆就是西安幾十年來都市擴張和現代化的見證。中國太大,總體能看得太多,因此從小細節推演大結論,是我這趟旅程中最大的磨練。
 
     觀測鏡之下的潛在問題     

     當然不只西安,整個中國還有許多務必共同克服的問題,包括十三五計畫大大著墨的教育、醫療和環境、人才創新能力和團隊合作,以及大眾品德素質等結構上種種問題。但是中國現代社經地位高的人士及高階知識份子,讓我感受到他們非常誠懇且勇於面對問題,並向良好的那方學習。我記得在閉幕典禮時,坐在我前面的領導轉頭和我們聊天,他非常坦率稱讚我們這些台灣小孩講起話來文質彬彬,並和我們說起他感覺的原因──儒家文化的教育薰陶,這個中國原生軸心思想。先且不論這個判斷背後的民族情感和意識形態,顯然台灣人優良的部分已成為領導對中國學子的期待形象,而無庸置疑,他們也將會依他們所感受的,所觀察的來改進,從當初的經濟,到今天人格特質和文化的範疇都會如此。他們觀察我們到底哪裡優秀,並且努力學習,這樣的態度是我相信中國有機會變好的主因。之前在某財金雜誌上看到知名學者評述,中國的領導階層知道一直改進錯誤並渴求不斷前進,這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但我還是得再強調,他們在各領域和層級,仍有很多結構上的,外顯與內顯的問題紛擾著。         
 
     我認為台灣實在是花太多時間陷在政治的糾葛,或一味用刻板印象評斷其他人讓自己心胸萎縮,並不時因為意識形態等因素向極端兩邊靠。我經由這次九天密切交流過程,無論是公開或私下的,都發現擺脫政治形式的操弄,彼此實質上沒有太多區別﹝我去日本時也是一樣的感受﹞,或許這可以說是身為人類的通同性,人與人之間原來沒有那麼多界線。

 
     小記
    
     雖然避免談政治或是敏感議題一直都是我們行前謹遵的,但我們和中國學生仍然破戒,乘機在每個渺小的機會了解彼此在政治或社會的認知。其實兩岸九零後由於全球化有更開放的環境,有更廣大的資訊能和緩政府資訊壟斷或操作意識形態的衝擊,我原先設想的很嚴重的思考對立並沒有產生,而相對的,他們可以對單一事件舉出切身的例子,或做多層面的論述。一位學生分享的新聞案例批判﹝車禍案件衍伸人民被媒體風向弄得一面倒,最後法官被收買的誇張判決﹞是符合期待的例子,那是我們聊意識形態以外,駐足比較久的話題。一連串的對話聽來,除了我感受很深的大家理性思考談論,更還感受到中國依然潛在魯迅批判「靈性疏離」的問題、余秋雨先生所悲慨「不辨真偽」的本色,還有眾所周知的人治特色所衍生的弊端。

     我曾在上大學前認識了兩位中國的大學生,他們都來台灣交換,一位很熱切想和我討論民主和獨裁的問題﹝不是無謂的暴衝跟舌戰﹞,也親自投入三一八學運,常熱情的招呼我到處玩;另一位則是在交換期間觀察台灣,並且很認真給台灣建議。他們的思想並不封閉,立論也不偏頗,我那時才發現,中國學生是不是有點不一樣了,也許沒那麼妖魔?之後又陸續跟很多中國學生接觸,再加上西安行後的大量對談樣本﹝可惜沒有建立起檔案﹞,我才知道我最初遇到的那兩位不是特例。或許當我們敢於聆聽,注意差異,並尊重差異時,才有發現更多不同的可能。



     後記

     這場陝西旅程從西元2015年8月3號到8月12號,為期九天八夜,在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的帶領下,感受了相當不同的生活,有了不同以往的心得,也培養了觀察事情的不同目光,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開始,意義重大。我這篇文章刊登於我臉書的網誌上,初記在西元2015年8月15號,當時是好幾篇獨立的散篇,二修時才補齊了部分脈絡,彙整成了完整文章,時間是2015年8月27號。到了今年寒假,有鑑於身邊的好友也跟隨基金會出團,才想起了我有這篇文章,並且有些深刻的印象深留在我腦海,於是趁著寒假小空閒,執行第三次修改,時間在西元2016年2月5號,主要修改了原本臉書網誌上那篇的拗口修辭和些許資料的調整,並加上了每段標題,整體主軸概念不變。這次的修改,也算讓我的西安考查,做好階段性的收尾。

2016年2月4日 星期四

【劇本分析】天何言哉? 作者:湘竹(國立政治大學)


天何言哉?
       臺灣豫劇團 豫莎劇三部曲《天問》
                                        湘竹
                                                                                                                                                              (國立政治大學) 

莎士比亞戲劇是全世界劇場的共同語言,流傳至今歷久彌新。其豐富的情節扣人心弦,到世界各地,結合在地文化改編、變裝成全球在地化的版本。此回,改編自李爾王的豫莎劇《天問》,以莎士比亞的情節作為大方向,將整個背景搬到古代中國做演出。全劇九場分別為:〈市愛〉、〈離間〉、〈辱親〉、〈計陷〉、〈風暴〉、〈剜目〉、〈孽緣〉、〈重圓〉、與〈國殤〉。所謂「沒有演出,就是不完整的劇本」,劇本與演出互為表裡,《天問》在2015.11.27-29於國家戲劇院演出。

一、主題思想
(一)孝
在將李爾王改變時空放到古代中國後,我認為主題思想最大的改變,或說增強,在於「孝」這個主題的呈現與探討。〈禮記‧內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悅則復諫。不悅,與其得罪於鄉黨州閭,寧孰諫。父母怒不悅,而撻之流血,不敢疾怨,起敬起孝。」如果父母有過錯,應當如何處理?或如論語中,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大女兒與二女兒的行徑,和小女兒「母親平安,就是最大的恩賜。」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引發觀眾的價值思考。或許有人認為「孝」這個主題已是陳腔濫調,但我認為,在跨文化改編中,植入、強化此主題的重要性,除了道德警世的意義,更有效地讓整齣戲「中國化」。

(二)誠
強烈呈現此處衝突的為二組人馬:長女、次女,與小女兒,和端木家的兒子。一開始,無論是哪一組,似乎都是光說不做,口蜜腹劍的人,反而得到最多土地、賞賜和權力。但隨著情節的發展,二位公主「日久見人心」,和端木蒙最後謊言被拆穿,都可見「誠」的重要,頗富勸世意味。
劇中,仍隱藏著好些主題,如明眼與瞎眼的反諷;公道是否存在的說法;忠言逆耳卻利於行的呈現;亂世中因出世入世、濯纓濯足的思考;自大、患諳自見的盲點,限於篇幅,不在此做探討。

二、情節結構
莎劇最為人稱道的特點,便是其複雜的情節。在我看來,此劇由兩條主線出發,旁及數條支線,最後所有的人在合在一起,悲劇收場。《天問》一劇的結構,是史傳式結構中的史詩類(如李爾王)。改編後,去蕪存菁,聚焦在李爾家與端木家兩條主線,刪去了一些部分,如原劇中跳崖一段。端木一家為劇中的鏡像人物,整齣劇以雙情節的結構佈局,就像「互文」修辭格一般,讓李爾家與端木家兩相對照。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角色身份、場景、情節遭遇與做出的行為反應,使觀眾能更深入的理解進而思考,讓整齣戲的主題思想更加明確。

三、人物塑造
※女李爾王:邠赫拉
《天問》中貫穿全劇的角色。因為想頤養天年,過退休生活而分家產的舉動,引發了後面一連串的故事。他是一個有能力、勤政愛民的國王,從他後來在風雨中仍顧念著百姓可見。但他同時也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否則不會論美言欣賞。另外,他想要一百個隨縱的舉動也間接表現了他對排場的追求。他有一點躁鬱的傾向,不能忍受一點點不如己意。他就像一般的父母一樣,不太懂得對子女道歉,但對比一開始不可一世、盛氣凌人,後來以跪姿表現落魄江湖後的反省。最後,白髮人反送黑髮人的場景,他心內的哀慟可想而知。由角色臉部向上或向下可看出他的氣勢與心情,前半是十分自信的,後半則反映內省。

※長公主、二公主:都緒、都紹
二位公主依著一開始的花言巧語,得到的豐厚的嫁妝分封,卻言而無信。勢利的因共同目標(拒母后於千里之外)而結盟,又因對端木蒙的愛意而互相仇恨,最後招致下毒/羞忿而死的悲慘結局。標準的因利益而結合,在沒有價值後便將對方棄若敝屣、甚至反目成仇。大女兒此般性情,應與母親專寵小妹很有關係,為了「保衛」她覺得應得的繼承權,逐漸養成了一種狠,而這與二公主藏在心底,私下尖酸的狠又不同。估計二公主會如此,是因為身為老二,自小不得寵,才發展出這麼一套處事原則。

※小公主:都維
純真善良,不願溢美其辭說出違心之論,因而「身價暴跌」,未得一絲一毫的妝斂,但由「母親平安就是最大的恩賜」一句可見,她是三個女兒中,最為貼心孝順的一個。她的價值被赫連王看見。赫連王也是一個很棒的角色。所謂「不學詩,無以言」,談吐之間,他多應用詩經文句,彬彬有禮。且「知足」是他的另一項美德:身為一方諸侯,統領萬民,即使沒有小公主的嫁妝,仍無損於他所擁有的一切。我認為,小公主能嫁給這樣的夫婿,是整齣戲中對她最大的補償。

※鏡像人物──端木家 (父:端木格、兄:端木加、弟:端木蒙)
端木家三口中,乍看之下,弟弟端木蒙為禍亂的始作俑者,既狡猾又勢利,喜歡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亂。但在我看來,這與他庶出的身分和所受的偏頗對待不無關係。明明同是端木格的兒子,但他自小就受到周遭人異樣的眼光和不同的對待,造就他性格上的扭曲。因私生子的身分廣受嘲笑起報復之意,越陷越深,嫁禍、攀附權貴樣樣都來,成了人們眼中的佞臣。父親端木格是個世俗社會中標準的父親,覺得孩子就是一切,在被離間後十分相信端木蒙,由其付交秘密文書可見。但他被兒子蒙蔽,做出瘋狂的舉動,應是個外表剛強卻內心軟弱之人。他對二子不平等的對待,種下了危機的種子。後來明眼與瞎眼的隱喻,見其後悔與反省,可惜為時已晚。兄長端木加面對莫需有的罪名,扮演頭佗,躲避通緝、是個靈活的人。但對於弟弟的行為與知道自己被陷害後,若能告訴父親並用智慧化解謊言,也不會造成最後全然的悲劇。

※優丹
用滑稽的語言道出事情的真相本質。雖然對李爾王沒大沒小,卻依然沒有因忤逆而被殺,我想是因為李爾王身為一國之君,高處不勝寒,內心也渴望此種的親近、狎暱吧。他也是個聰明、靈活的人,是一個善於諷諫的臣子。
綜上所述,人物刻畫這部分,可以歸結出一個小結:「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縱有罪大惡極的地方,想到這些個性是因為從前被壓抑、扭曲才導致如此,也覺得他們好像情有可原,沒有那麼十惡不赦了。

四、語言特色
             語言最大的特色便是將莎劇原本押韻的獨白,改編成七言韻詩,用豫劇的形式唱出,以此來興發內心的感情。豫劇與我們語言相近,可以聽懂大部份。念白的部分,以淺近的文言表現,不會給觀眾太多的距離感。多用典故也是《天問》的一大特色,如「問蒼天,煮豆何曾燃豆萁」、「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藉由歷史或文學典故,襯起人物台詞的表現,讓觀眾可以快速地連結到劇中所欲表達的內容。另一個特點便是結合時事,「明眼人卻似無眼」、「瘋子領著瞎子走,今世道不正是如此」,讓觀眾心有戚戚焉,這個既西方又東方的古典戲曲,似乎也沒有那麼遙遠了。

五、後記
莎士比亞戲劇是全世界劇場的共同語言,流傳至今歷久彌新。其豐富的情節扣人心弦,到世界各地,結合在地文化改編、變裝成全球在地化的版本。此回,改編自李爾王的豫莎劇《天問》,以莎士比亞的情節作為大方向,將整個背景搬到古代中國做演出。走入國家戲劇院,迎接我的,是一個既神似又大有不同的版本。
        從小,由於媽媽是國文老師的緣故,背誦了《大學》、《中庸》、《論語》、《道德經》、與唐詩、宋詞……等,開啟了古典文學的門徑。大學,就讀中文系,雖然徜徉於古典文學之中,但總覺得這些每天努力鑽研的古文,跟當代有所距離,在生活中鮮少得見,甚至被稱為「死掉的文學」。雖好古而無可復,雖學古而無所用。但在劇場中,我看見古詩、古文活了起來,形象鮮明,受人喜愛,且與現代社會毫無違和。看完《天問》後,我看到了一個古文活用的典範。未來也想嘗試這樣的劇本寫作,將興趣與所學結合,讓文言文在這個世界上,如杜麗娘一般,以另一種樣態重生。